略谈面试试讲中的导入
近几个来,越来越多的地市招聘老师采用面试试讲的方式,因为这更容易考查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试讲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开始的导入环节吸引住评委,有一个独到的与众不同的导入,那一定能够抓住评委,给评委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也能达到提分的目的。
如何设计好的导入?
导入所遵循的原则有两个字,一曰“简”,一曰“趣”。所谓“简”,就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不要啰嗦,有时候语言越啰嗦,就会把自己绕进去,迟迟不能导出课题,这样一来,一就会占用后面的时间,二是让班委感觉到啰嗦而心烦。因此,导入时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三下五除二,一下子进入主题。
例如,试讲《夜莺的歌声》一文,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那么你们一般喜欢什么歌呢?大家说出来交流一下,(提问过程略)通过交流,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喜欢的歌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歌声有关的文章,……”这样的导入,既啰嗦又不贴切,显得冗长。简洁的导入只需要几句话:“同学们,一说到战争,我们想到的是隆隆的炮火、浓浓的硝烟,可是你知道吗?歌声也能作为战斗的武器。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文章——《夜莺的歌声》”。这样的导入,不但简练,而且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简练面又恰当。
所谓“趣”,就是在导入的时候,能够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产生探究的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可通过创设情境达到此目的。情境可分为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生活情境例举如下:试讲高中化学《氧化反应》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炒菜的时候,削了皮的土豆为什么时间久了会变颜色呢?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很容易的解释这个现象了……”试讲初中语文《母亲的纯净水》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同学们猜一下,会是什么呢?同学们的想像真丰富,老师今天带给大家的是一瓶纯净水,它不是一般的纯净水,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问题情境例举如下:试讲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时,可以这样导入:“一个样子在竖着的墙上下滑了0.5米,那么梯子的着地端平移了多少米呢?同学们可以发表意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习一节新的内容,……”这样的导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更能吸引评委的眼球,起到提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