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
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走教育改革之路的今天,每一位执教者都知道这个理论。可是如何真正把双边活动做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呢?这还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如何在我们的教师招聘面试考场上做好双边活动,让评委感觉你在有意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我们知道,不管是常态的课堂,还是面试试讲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永远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试讲面试的考场上,我们也应该机智的抓住这一点,展开教学活动。关键是问题该怎么提出?由谁提出?提出后又谁来解答?如果这些过程都由老师一个人做,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讲解解答这些问题,那这种做法无疑就成了一言堂,这就严重违背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更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试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这样的话你可以提前想好,到那个环节提,到时候怎样引导,例如,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有位名家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哪位同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简单的,老师不要急于解决,而应该让学生解答解决,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老师也不应该急于把答案说出来,应该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即使这个过程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绝不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肯定是活跃的,主动的,其实这是更大的收获,这也是一种发展。
当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完全取代了老师,在试讲面试过程中,要做到老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这样做既符合实际,显得自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