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
巧用课堂提问
近几年,全国各地市在招聘教师的面试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试讲方式对考生进行考查。试讲虽然不能象说课那样,直接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说出来,但仍需要让评委能明显地感觉到你在试讲中所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巧用课堂提问。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唱独角戏,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是由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在记,老师是主角,学生被动的学习,是盛装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为主导,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双边活,但许多教师以为提问就是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哪有什么主体地位之体现?其实不然,这个过程仍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注意参与的广度。
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唱独角戏,也不能让某个别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唱独角戏。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优秀的学生往往反应快,抢着举手回答,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只提问举手的同学,那就只能总是这样的学生起来回答,而别的学生也就没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老师在提问时,注意提问的广度,不要一看到学生举手,就提问,最好是等一等,给更多的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甚至是可以提问不举手的同学,因为即使是这样的学生起来后说不出正确的答案,说不出老师要想的结果,至少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或者说这样的学生的错误答案也能给别的学生带来启发。
2、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的层次性,换言之,就是分层提问,难度较高的题目提问优秀的学生,难度低的题目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锻炼的机会。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管是提问的广度,还是提问的层次性,你的这种理念一定要让评委老师看出来,在试讲过程中你可以自己很自然地说出来。比如,“奥,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没关系,再等一等,给更多同学以思考的时间”“这个问题有些难,课代表来说一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