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
辩论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早已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和一言堂,尽管这是教师面试的考场,但仍然需要在试讲过程中努力展示常态课堂所应有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双边,即教师和学生,所谓活动,即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这里我们谈的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重点说的是如何在面试考场上,在试讲中组织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
所谓学生活动,其宗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动口。动手,就是让学生拿起笔写、计算;动脑,就是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动口,就是让学生说话,在说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
辩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学生学习活动,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能够做到手脑口并用。辩论,可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即双方辩论,小组辩论,同位辩论,师生辩论等多种形式。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呢?
要想辩论,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找出能够辩论的点。这就需要我们 “考生老师”在试讲中针对文本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抓住这个点,故意挑起“事端”,引发学生“冲突”,这个冲突越激烈,就越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越能撞出思维的火花。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当好一个组织者、调解员、引导者,至于老师说哪些话,完全可以提前设计好,因为考场上,试讲的课堂上并没有真的学生,是你一个人在“演”,因此这样的辩论场面很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