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说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答案要点:
(1)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2)只有先有了教育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对问题的解释或解决,才谈得上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推动教育学的内在动力。
2、简述现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学科性质的多元和融合;
(2)学科内容的分化与综合;
(3)研究基础、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4)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3、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2)文字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是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
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组成部分。
答案要点:
(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普通中等教育
(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5)高等教育
(6)师范教育
(7)成人教育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案要点:
(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
(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个体发展的潜能;
(4)发展人的个性。
或者:
相对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充分。
(1) 目的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其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围绕有目的地培养人而展开的。
(2) 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全面性。
(3) 选择性:对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4) 专门性:在所有的社会机构中,唯有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因而学校教育在培养人上最具有专门性。
(5) 基础性: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层面上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其的基础性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
。
6、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不同之处。
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即反映教育想要达到的理想结果。教育方针是由国家确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2) 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属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政治性概念,属于政策学研究范畴
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就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而言,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有道德、守纪律、爱劳动、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或建设者、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2) 对个体素质的发展而言,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的是全面素质的提高。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8、教师的德性包含哪些核心品质?
答案要点:
(1)爱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2)责任心:自觉认同和承担各种职责和规范;
(3)公正:公平对待和满足每个学生的合理需求。
9、简述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答案要点:
(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2)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3)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
10、简述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
答案要点:
(1)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
(2)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3)为教师带来无穷的快乐。
11,、简述学生的涵义和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案要点:
(1)学生的涵义:学生是学校中(含全日制、业余、广播电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与发展为己任的人。
学生的本质属性:
(2)学生是具有多样性的人;
(3)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
(4)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5)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6)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或者:
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3)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人
12、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哪些特征?
答案要点:
(1)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师生都力图突破封闭的自我,寻求对话的边缘地带;
(3)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学的关系,更是共同分享智慧、情感的关系。
13、如何面对现实的师生冲突关系?
答案要点:
(1)建立积极的冲突观;
(2)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解决师生冲突。
14、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案要点:
现代社会提倡教师要努力建立科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教师要从严要求自己,树立自己的威信。
(3)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也应该注意交往的方式。
15、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答案要点: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6、何为课程的编制?
答案要点:
课程的编制又叫做课程的开发、课程的设计,指的是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设计出一项课程并且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
17、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答案要点:
(1)目的:满足学校及师生的需求;
(2)主体:教师为主体,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3)范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一切课程资源;
(4)涉及面:学校个别课程、部分课程、全部课程;
(5)过程: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
(6)效果:较快解决实际问题。
18、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 课程的现代化
(2) 课程的综合化
(3) 课程的生活化
(4) 课程的能力化
19、如何理解教学的概念?
答案要点:
(1 )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0、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答案要点: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21、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
(1)备课:
(2)上课:
(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2、备课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备文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
(2)备学生
(3)备教学行为
(4)备自我
23、简述备课的一般策略。
答案要点:
(1)开放型备课策略
(2)预设型备课策略
(3)结构型备课策略
(4)反思型备课策略
2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
(4)教学组织有序
(4)教学要有好的效果
25、学业成绩检查与评价的方式
答案要点:
(1)日常检查
(2)试题检查
(3)档案袋检查
(4)表现性评价
26、简述教学原则的概念。
答案要点: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或基本要求)。
27、简述直观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答案要点:
(1)要恰当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要注意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28、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来选择;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3)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来选择;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质来选择。
2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
答案要点:
(1)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2)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3)课:把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
(4)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30、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要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如下:
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循序渐进;发挥教师的作用;利于管理;利于发挥集体的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如下:
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探索能力的培养;在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上存在不足;班、时、课的固定化,导致了教学灵活性的缺失;容易把完整的教学内容割裂开来。
31、德育的理念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从学生实际出发
(3)坚持知行统一
(4)整合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
32、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
(1) 专门的德育课程
(2) 其它各科教学
(3) 综合实践活动
(4) 班主任工作
(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 校园文化建设
33、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目标;
(2)培养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4)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营造良好的班风;
(5)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