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备考资料 »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六)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六)

刘老师 2015-05-22 09:00发表
阅读次数 3266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六)


案例11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芬,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问题: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案例12


王同学期中考试数学得了50分,虽然在全班的名次有所提前、但还是不及格,王同学申请重考,过几天后,王同学再考这张试卷得了80分,老师在王同学的报告单上填上了数学80分,并给出了激励性的评语。


问题:请你对李老师的做法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做法是对的。符合《课程标准》理念,理由是:


1、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激励他们的学习不断改进老师的教学。


2、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纵向发展”,而不是“横向比较”。3、评价时,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选择“推迟判断”的方法,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相关热点推荐
教师招聘之新课程改革案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
教师招聘之新课程改革案
教师招聘之新课程改革案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四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五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九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八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
教育公共理论类结构化训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中创造性律动的
英语面试结构化训练题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七

东营圣达教育的培训范围有东营面试培训辅导,东营说课讲课培训,东营教师资格证培训,东营讲课辅导等专业培训机构
学校地址:东营(西城)石油大学东邻  分校地址:滨州学院  垦利县城  客服qq:1653831117
访问人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0 www.shengda126.com & shengda123.tanke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